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一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《语文园地六》教学设计

《语文园地六》教学设计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【教学目标】

  1、引导学生发现“加一加,减一减“的识字方法,区别形近字。

  2、认读5个生字,培养认字的多种途径。

  3、在读词语、背诗歌的过程中积累词语。

  4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、背诵儿歌,感受祖国的领土辽阔,培养良好语感。

  5、能以“六一“儿童节的庆祝活动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,并在口语交际中做到讲文明,有礼貌。

  6、通过展示课外识字情况,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。

  7、学习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。


【重点、难点】

  1、复习巩固所学汉字。

  2、学会正确运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。


【教学课时】

  三课时。

第一课时

〖教学目标〗

  1、引导学生发现“加一加,减一减”的识字方法,区别形近字。

  2、认读5个生字,积累词语。

〖教具准备〗

  生字卡片。


〖教学过程〗

一、我的发现

  1、认读形近字:

   ⑴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,请学生认读:

     生字卡片:令 今 乌 鸟 广 厂

   ⑵ 仔细观察、比较,发现本组汉字的规律。

   ⑶ 学生归纳,教师小结:这组字中的“乌 今 厂”比“鸟 令 广”少了一笔。

   ⑷ 教师出示另一组生字卡片,学生认读:

     生字卡片:日 白 田 目 电 旦 旧 由 甲 申

   ⑸ 仔细观察,比较,发现这组汉字的规律。

   ⑹ 学生归纳,教师小结:这组字中,除“日”字外,都在“日”这个字上,加了一笔。

   ⑺ 反复认读这两组生字卡片。

   ⑻ 教师小结:这就是“加一加,减一减”的识字方法。

   ⑼ 拓展练习:在你学过的汉字中,还有这样的例子吗?

  2、我会认:

   ⑴ 反复朗读“我会认”中的汉字。

   ⑵ 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够记住这五个字?

   ⑶ 拓展练习:

     给“口”字加两笔,能变成________。


二、日积月累

  1、我会读:

   ⑴ 出示词语卡片。

   ⑵ 学生自由练读。

   ⑶ 采用多种形式检查读。

  2、我会连:

   ⑴ 出示汉字卡片,认读生字。

   ⑵ 出示音节卡片,认读音节。

     引导学生区别声母:z──zh c──ch;

   ⑶ 连线。

   ⑷ 检查连线情况。


第二课时

〖教学目标〗

  1、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,背诵儿歌,感受祖国领土的辽阔,培养语感。

  2、能用音序查字法正确地查字典。

〖教具准备〗

  字典、小黑板、中国地形图。


〖教学过程〗

一、读读背背

  1、借助拼音朗读儿歌“

    注意引导认读:祖(zu) 岭(ling) 盛(sheng)

  2、再读儿歌。思考:短诗中描写了哪些地方的什么景色?

  3、在地图上指出这些地名的位置。

  4、这时,你有什么体会呢?

  5、再次练习朗读儿歌,试着背下来。

  6、小组合作练习背诵。

  7、展示背诵效果。


二、展示台

  1、识字加油站:

   ⑴ 说说你喜欢读的课外书的名字。

   ⑵ 把从书上收集下来的生字,在小组里交流。

   ⑶ 说说看,在小组内交流,你又学会了多少个生字。

  2、比比谁最快:

   ⑴ 复习26个汉语拼音字母。

   ⑵ 练习找页数。

   ⑶ 学习音序查字法。

    ① 老师认真指导“宽”的查字过程。

    ② 学生练习查找“爱、往、解、准、楼”。


第三课时

〖教学目标〗

  1、通过完成“口语交际”的练习,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,培养学生主动表现,勇敢地发表自己想法的习惯。

  2、在交际中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。


〖教具准备〗

  1、提前布置同学想一想,班里怎样迎接“六一”儿童节。

  2、准备小礼品。


〖教学过程〗

一、激趣导入

  播放一段幼儿园小朋友庆祝“六一”的活动录像,启发提问:录像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么?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?


二、讨论

  上幼儿园的时候,你是怎么过“六一”儿童节的?跟同学交流交流。


三、讨论

  小学的第一个“六一”儿童节你们想怎样迎接?

  1、小组讨论。

  2、派代表进行班级汇报。

  3、小组汇报,全班交流。

  评议哪一小组提议好而且可行。


四、明确目的,各小组分工合作


五、同学之间互赠节日礼物

 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yinianji_486_16170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